近来,为了有效遏制疫情在社区扩散和蔓延,一些地方采取了封控措施,一度催生了囤货现象。特别是上海封控之后,一时间各种“囤货指南”在网上流传。
其实,现在总体上物资供应充足,并不存在显著的供需矛盾。囤货,是为了在短时期范围内,应对物流链最后100米不畅通的问题。随着治理能力的提升,可以极大将这个时段压缩到最短,然后供应跟上,囤货也就没有必要了。
不过,何谓生活,这个定义略显宽泛,可乐、薯条算不算生活?咖啡与冰激凌算不算生活?所以,囤货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既是给封控期间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鲜活的色彩,也可减轻后期社区志愿者的负担。但归根到底,现在物资丰富,囤货注定是短暂的行为。
↑工作人员在蔬果区上货。图据新京报
一般性囤货,有些人是为了能吃得饱、吃得好,而有些人则是为了赚钱。2010年,曾有一阵子炒作姜蒜的风潮,有人拿几百万去炒姜蒜,几个月盈利数倍之多。2020年10月份,大葱价格从2元/斤开始一路上涨,到2021年1月初,一度突破10元/斤。从数据上看,2020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0.2%,全年CPI涨幅2.5%,物价稳定,为何仍会出现上述现象?
这要从姜蒜的用途来看,这类东西,虽然家家户户都需要,但用量并不大,哪怕价格涨几倍,对市民生活也不构成太大影响。而且,用量不大,产量也就不大,盘子小,资金就容易炒起来。最根本的一个前提是,姜蒜能存放很久。所以,姜蒜成为投机炒作者囤货的首选,也就形成了所谓的“蒜你狠、姜你军、向钱葱”的说法。不过,囤货投机,波动极大,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亏得血本无归。
还有一种囤货是恐慌性的。多年前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连带国内各大超市的碘盐成了“抢手货”。2021年4月,日本正式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放入海后,据统计,天猫超市碘盐类商品的搜索、成交数据出现环比上升322%情况,尤其在临海省市:浙江、广东、福建,山东和辽宁部分城市,两次囤盐情形类似。其实,碘盐中碘含量不足以有效抵御核辐射,囤盐并非防辐射的正确做法。也有人担心核污水排放之后,海盐有放射性,且不说这种担心没有依据,更何况除了海盐,还有湖盐、井盐都可以供给,大可不必恐慌性地抢购囤盐。
说到恐慌性囤货,可能莫过于上世纪80年代的那波大抢购了。在改革开放初期,商品价格是“双轨制”,即“市场轨”和“计划轨”并行,一种物资两种价格,市场价高于计划价。双轨制的弊端后来逐渐显现,有人在两种价格之间低买高卖牟取暴利。1988年开始进行“价格闯关”,统一价格。价格放开后,肉禽蛋和烟酒都开始大幅度涨价。1988年第一、二季度物价指数8.8%,但到了8月,物价指数已蹿升到38.8%。
于是,人们觉得钱要不值钱了,就赶紧去多买一些东西,以实物来保值。从柴米油盐到冰箱彩电,凡能保值的,都去抢购。抢购潮几乎席卷所有产品,直到抢购黄金首饰。后来,国家及时调整政策,包括宣布物价改革进一步修改完善、人民银行开办保值储蓄业务、停建缓建固定资产项目和压缩社会总需求等。
回看这种抢购,几乎没有多大用处。首先,很多东西很难储存,会贬值。而且,将钱变为实物容易,但从实物变为钱,重新卖出去则很难,价钱往往要打折扣。折扣之大,比通胀的损失更大。再往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有了更多可以投资的东西,也就不再依靠实物来保值了。
现代社会的生活是一张大网,息息相关,很难有人能够单独长期存活下去。最直接的,以城市的居住面积来说,没有多少家庭能够大量地储存物资。所以“囤货”这件事,囤一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从经济学原理来看则是没什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