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重磅新剧主要是马伯庸原著改编的同名短剧集《显微镜下的大明》,另外聊聊两部都有一定水准的女性群像剧,《今生也是第一次》和《女士的品格》。
《显微镜下的大明》
2.9上线,桃独播
首播四集,之后一日一集,我是每天都蹲着更新,看得非常开心。
从当前的水准来看,《显微镜下的大明》(以下简称《显明》)摒弃了之前马伯庸IP改编的常见弊病:高冷、拖沓、对普通观众不够友好。《显明》我带着审视看完第一集,饶有兴致看第二集,拍着大腿看完三四集,后续每集也都有可供咀嚼的情节和看点,只要结尾不崩,马伯庸最佳无疑。
14集,只拍了原著一个案子,丝绢案。当然,看细节还融了另外几个案子的信息量,但主干还是丝绢案。
这个案子的起点不是杀人放火,不是大尺度没有连环杀人也不变态,那它靠什么吸引观众呢?整整14集的篇幅又用来讲述什么?
它由一个眼里只看得到数学的自闭天才,机缘巧合计算出某地某县一笔多缴纳百年有余的税负而起。这笔税负激起了上上下下各个层级各个派系官员的强烈反应,有的如鲠在喉,欲除之而后快,有的视若至宝,想善加利用获得最大收益,因此掀起了一场改革派与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无形厮杀。
《显微镜下的大明》,从书到剧内容如其名,就是要在史书的缝隙里,用这样细微的切片一样的地方小案件折射历史大走向,告诉观众,轰然倒塌的王朝,起初只是暗处生蛀如斯。
说它对普通观众友好,是因为进入剧情的门槛不高又节奏明快,观剧趣味性十足。
第一集很有章法地用一个鸡飞狗跳的小事件,一手介绍人物,一手掀官场一角给观众窥得官场水深,让观众感觉到“这几个县有事儿,有大事儿”。然后一整场县令主持的庭审,给观众展示基层官员和稀泥手段之高超,和对“是非对错”的漠视,政史爱好者还能看到封建社会治理民众的所谓“情理”与“教化”况味。
吃完小菜,第2集丝绢案正式拉开帷幕。经过从县到府、从府到县的几轮踢皮球后,想搏声名的和只想纠正错误的人站在一起,用尽全力把案子送到了急需一个抓手打破下属联盟的黄知府手里。
第3、4两集里,两场庭审三个段落,围绕“丝绢案”的攻守大戏一波三折,火花四溅。在你来我往的精辟台词里,在跌宕起伏的案情论辩中,一个个基层官员的嘴脸展露无遗,明代官场上下的积弊难返也昭然若揭。诸位父母官从就事论事转向推诿搪塞不过分分钟,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无法反驳你的论据就釜底抽薪质疑你的立场与动机,顺便情真意切地卖个惨,全套操作,何其眼熟。
愿意延展思考的观众自然能在他们口中的“世情”里窥得大明走向覆灭的癌细胞,只想得到娱乐的观众也能看到一场官员粉墨登场唱作俱佳的大好热闹。
这几场庭审群戏之精彩,需要编、导、演都下足功夫,方能如此酣畅淋漓。
庆余年三位的再聚首也很有看点。张若昀演的是活在算学世界里的天才,不通人情,只追求绝对的对错,以极端的理想主义者,直愣愣掀起一场官场大波澜。王阳演的是巧舌如簧唯利是图深谙官场门道的讼师,上下游刃有余,必在未来对案件产生关键影响。一个有多“出世”,一个就有多“入世”。
范闲和滕梓荆的再世为人是这样的镜面对照关系,有点意思。
而吴刚老师扮演的乡绅,是原书丝绢案中最重要的势力代表,后面的戏份必是举足轻重。他出场就以丝绢包书皮,直指丝绢案仅是一层皮,除了男主非要论个数字的对错,其余人均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前四集最精彩的还是这些个地方官员的心思与盘算,真是人均戏骨才能在四集中贡献出这么多场异常过瘾的群戏。高亚麟的黄知府和四位(代)县令,每位性格作风都极具代表性,无一人面目模糊。
我个人最喜欢侯松岩饰演的方县令,人设有趣,演员戏足,金句频出,可爱至极。
马伯庸的小说改编成这个状态很让我满意了:易进入不啰嗦,兼顾趣味性和深度,它首先提供了基础层面的“好看”,然后能想多深、能想多广,全凭你自己的兴趣点。
追到现在,我有理由期待它能做成一部微型的《官场现形记》,明代后期版,通俗易懂版。
豆瓣未出分
个人评分:7.5-8分
适合人群:i政史、i马伯庸、i群戏、i见微知著、i庭审激辩
不适合人群:只想看大尺度犯罪的,对案件的现实映照毫无兴趣的
结论:我反正是嗨到了
《女士的品格》
2.6芒果黄金档,爱奇艺独播
读者群里小伙伴说:好奇怪啊,这部剧不差,但就是有点进入不了。
不奇怪。女性群像剧做到今天,能探讨的所有话题几乎都已是老生常谈,被打烂嚼碎无数遍,根本翻不出什么新花样。
恋爱谈还是不谈,婚结还是不结,孩子生还是不生,生完一个还生不生第二个,要事业还是要家庭,婆媳相处,同事竞争,甲方乙方,升职大逃杀,老公是不是良人,有没有大男子主义有没有出轨……
这些问题是不是广大女性会遇到的问题呢?是。
这些问题的探讨能不能引起广大女性的共鸣呢?探讨得好,是能的。
但怎么说呢,这三五年里,太多女性群像剧砸过来,话题与角色人设都大同小异,水准良莠不齐。
很多女性观众可能已经过了想要探讨这些问题的心理阶段了。累了疲了没意思了。
回到《女士的品格》,坦率讲,整个剧在女性群像剧中考量,水准中等偏上,看两集就知道并不是那种拼凑怪和热搜梗写剧,虽然职场悬浮感还是一如既往,但人物关系相对落地。
万茜与白客这对隐婚夫妇有看点,除了负责甜甜甜,主要功能是呈现职业上升期女性生育对事业的影响,以此探讨生育抉择。万茜好过以前的模式化出演,但比较瞩目的是白客,非常适合这种人夫角色,可以作为佟大为的完美替代品。
邢菲和王勉这对夫妇里,王勉意外表现得很松弛,初次触电表现不错。这对夫妻就负责呈现鸡飞狗跳的新生儿家庭矛盾,谁主张生娃,谁负责催生,谁带娃谁也看不惯谁带娃……
刘敏涛这条线就更典型了,陪老公苦日子捱过来终于跻身富豪阶层,自己也事业有成,然后老公出轨在外有人有娃,机关算计想要以最小成本跟她离婚,这条线就着重描写她在原生家庭和失败婚姻的逼迫中如何梗着脖子咬牙走下去,情感走向也是一大看点。剧里,刘敏涛一直被人诟病的夸张感也去了不少。
后面刘敏涛和万茜成为竞争对手,在温峥嵘手下厮杀,再在厮杀中惺惺相惜。顺便,温峥嵘的台词是怎么回事,真的不太行。
典型是真典型,狗血是真狗血,所以套路也确实是很套路。虽然有赵冬苓总编剧坐镇,整体的感觉是有章法的、不糊弄的,只是情节也好、人设也好、人物关系也好,都很难勾起任何新鲜感了。
也不知道该怪谁,毕竟《摇滚狂花》这样的真正女性视角剧,也没有什么好成绩,而惯常的女性群像虽然永远是老生常谈,但自有它的基本盘。至于更深刻更尖锐或更专业类似美剧《傲骨贤妻》这样的剧,要么拍不出来,要么播不出来。
豆瓣未出分
个人评分:6.5分
适合人群:i女性群像、i人夫、i家长里短鸡飞狗跳、i狗血
不适合人群:对女性群像彻底厌倦的
结论:可看,但也不是很有必要看
《今生也是第一次》
1.27芒果次黄档季风,芒果TV独播
比起《女士的品格》,《今生也是第一次》作为女性群像剧,总算有点形式上的新颖:同一家妇产医院,三个时空,三个新母亲在生育前后的困境与挣扎。
1993年的戴思瑾,吃苦耐劳传统女性,生育在即,老公又不大牢靠。体制内的她既面临市场转轨的压力,也面临养孩子的巨大负担。
2008年的陈兰青,那个年代最推崇的“娇妻”,要老公听话要享受生活要美美美生娃,结果生育时意外频出,婆婆和老公的态度让她逐渐面对现实。
2021年的路远方,与前夫性格不和离婚,离婚时发现怀孕,决定自己做单亲妈妈。结果预产期与自己第一次做制片人的项目开机撞了时间,她自以为安排好一切可以运筹帷幄,意外却总比明天先来临。
这部剧,因为张巍编剧和对93年、08年孕产妇的刻画而遭到了不少批评。很多人觉得2023年了,你怎么还在探讨女性吃苦耐劳、还在探讨生孩子保大还是保小,是不是有点过时?
个人并不赞同这样的批评。93年线的女主,08年线的女主,都分别代表着那个年代比较主流的女性观念。
符合当下女性生育观的,是21年线的女主,她强大、独立,也有事情不受控制的片刻脆弱,更有对生育本身的态度从避讳提起到坦然面对的成长。
剧集的主旨正是把这三个年代的女性生育观念拎出来对比,不如此,怎么能呈现时至今日的变化与进步呢?
每个年代线的女主角,都在自己的年代里优秀且进步了,但她们当然会受到时代的局限,呈现出当下看起来比较落后的观念。
对这种落后的如实刻画,也成了罪过吗?
但是当然,这剧里有很多说是刻板印象也好、说是狗血也好的情节编排,这些都可以去批评去吐槽,但你不能说如实呈现本身罪该万死。
这样的批评在我本周打开的央一家庭群像剧《我们的日子》的豆瓣短评里也大量存在。这些短评疯狂批评剧中“男主李乃文希望自己的老婆李小冉生七个后来看老婆难产很难过说不生了”这样的情节,丝毫不顾及这是一部1980年代剧集。如果以这样的指导思想要求剧集,那历史年代影视剧还会有什么发挥空间吗?
不过,《今生也是第一次》与《女士的品格》面临同样的困境:探讨的话题对观众而言已经实在不新鲜了,哪怕探讨质量水准以上,抓人程度也一般。
豆瓣未出分
个人评分:6.5-7分
适合人群:i女性群像、i历史对照、i新妈妈生活、i狗血
不适合人群:对女性群像彻底厌倦的
结论:可看,但也不是很有必要看
本周无重大豆瓣出分与变动,所以情况基本就是这样,咱们有缘下周见~
- 上一篇: 微商推广:加人快又好的方法,明白了吗
- 下一篇: 上太空的不一定是宇航员是什么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