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未来景气不看好呢,还是怎么样,2023年,许多的大企业大公司纷纷都开始勒紧裤带开启了生存模式,传出要缩编裁员之类的消息,像是Ubisoft育碧前不久才说接下来要大幅的缩减开支,还取消了一大堆开发中还未宣布的游戏。Google则是收掉了旗下的云端游戏服务Stadia,并且裁掉了12000人。Amazon亚马逊除了在去年底开始针对云端游戏部门裁员之外,今年初也宣布了说整个企业要裁员多达18000多人。而去年初才凑了687亿美金天价要收购动市暴雪的微软也加入了这一波裁员潮,一口气就裁掉了多达1万多名的员工。
虽然说这个数字只占了微软员工总数的不到5%,但仔细想想还是很多的,几乎是整间育碧公司一半的人了。那坏消息中的好消息是影响比较大的,大多还是微软其他科技相关部门、游戏的部门,即便是久久没有端出游戏来,但是从报道中来看,受到的冲击还是相对比较小一点的。唯一一间例外,专门做Xbox旗下的Halo最后一战/光环游戏系列的343工作室,从一些新闻报道以及员工自己在招聘网站上面发布的消息来看,这间工作室至少被裁掉了1/3到一半左右的员工,可以说是基本上废掉。
微软本家游戏工作室的负责人Matt Booty在去年11月受访问的时候就曾经说到,343工作室制作的最后一战-无限虽然在游戏刚推出的时候非常的成功,创下了Halo系列的纪录,游玩人数甚至还一度到达了2000万人左右,但是后续的更新内容不够丰富,也不够频繁,以及开发进度缓慢等等的问题导致游戏的热度快速的下滑。它形容这就像是在赛跑的时候,开场跑得超好超快,结果在终点面前没有发力了一样。虽然他在访谈的时候是把这些问题归咎到疫情还有远端作业的影响,不过从这次343工作室的结果来看,应该是对343的表现很不满意才会这样。
至于最后一战-无限这款游戏的未来到底会怎么样呢?根据gamesradar报道说,目前最后一战-无限多人连线对战模式的内容和记录都会继续依靠第三方工作室的支援持续更新下去,变化应该是不会太大。不过原先规划的一些单机内容用来拓展Halo世界观,还有剧情的战役任务DLC在这次大裁员之后真的就是GG了。剩下来的343工作室以后应该也不会主导开发未来的Halo游戏系列了,而是转变性质,变成资源型的工作室,可能是把游戏的开发外包给第三方的公司,然后由343来把控世界观、人物设定等等的这些细节。
理论上这样子变动是可以让Halo这个游戏IP更容易的去尝试一些第一人称设计以外的游戏类别,可以跟擅长不同游戏类型的工作室合作,以更多元的方式来呈现出Halo的宇宙。目前唯一有消息透露出来的就是Certain Affinity这间工作室似乎正在帮最后一战-无限开发一个代号为Project Tatanka的大逃杀模式,但是开发进度怎么样,什么时候会出都还是未知数。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