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杨丽雲
小明语录:
儿童在很早的时候就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通过语言化的过程。通过语言化、象征的方式把自己的需要、请求得到升华。每一次升华都使得孩子进一步的产生分离,走向成人世界。
01 前 言
写在本书的最开头——
我们说的低欲综合症,
不是对这一代年轻人的指责,
也不是对年轻人父母们的指责,
而是要发现问题,并且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其中谈论最多、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当属教育问题。
提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厌学、退学、网瘾、抑郁症?
社会内卷、学生挫败、越来越多的孩子逃离学校、家长处于崩溃的边缘?
……
02 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怎么办?
“老师,我的孩子上初中,不上网课,不写作业,稍微有点压力就逃避,就不想干,爱玩游戏,父母的话一句都听不进去,孩子对学习已没有任何兴趣,开学两天突然提出不去了……”
“12 岁的女孩家庭条件优越,可以一周不下楼,不喜欢漂亮衣服,不爱打扮,不喜欢运动,没有主见,爱哭,爱打游戏……请问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
“亲戚上初二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父母平时对孩子要求高。最近孩子不愿意去学校,让去就自杀,每天在家躺着,父母非常着急,想带去医院看心理医生孩子也不愿意去,怎么办呢?”
每天我们都会收到大量同样的问题,来自各种家庭环境,不分男孩女孩,不分一线五线城市或乡镇农村,不分小学、初中或高中,甚至包括大学生。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很多人认为这些仅仅是学习问题或家庭教育问题,简单归因为孩子的性格问题,其实问题比家长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通过长期的心理研究,笔者发现低欲望才是根源。由低欲望引发的一系列表征和行为,笔者称之为低欲综合征。低欲综合征最大的特点就是社会回避行为和社会退缩行为。
有的家长问: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没有志向,该如何解决?
其实立志问题、学习动力问题,都是与一个人的欲望捆绑在一起的。很多孩子已没有了基础欲望,根本不可能有志向。
立志是高级的心理需求,现在不少孩子的欲望仅剩下吃零食与玩电脑游戏了,谈志向对他们而言太奢侈了。
低欲望主要来自学校生活的长期受挫,或者把单一的学习作为生活最高目标,以及游戏成瘾的诱惑,三者共同造成的。
拯救孩子们的欲望是最难的事情——
低欲望的孩子最喜欢说的口头禅就是:可是我不会呀,可是我什么都不会做呀。
有时,孩子们也被自己的这种无能感给吓到了,而且又被这种无能感逼入虚拟世界——游戏带来成就感的世界。
某种意义上讲,孩子不沉溺手机游戏就足以胜过一大半同龄人,未来,一个孩子只要能持续保持对真实世界的欲望,就是最大的竞争力。
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笔者发现想要较彻底解决低欲望问题,必须从本源入手,建立健全一个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包括——
通过营地文化,引导孩子们回归真实自然世界,增加同伴玩耍时间,用体验式学习(包括真实劳动场景、真实职业体验活动),降低手机游戏、短视频等虚拟产品的成瘾性,有效解决低欲综合征;
设计各学科的开门课,降低学习畏难情绪,为孩子们的学习力赋能;结合立志与职业生涯规划,为孩子们的品行修养和素质赋能。
做儿童青少年教育工作,必须深刻理解人的存在感、人的属性问题。人有个体属性、人有家庭属性、人有家族属性、人有团队属性、人有集体属性、人有社会属性、人有社群属性......
这些都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
增加家族属性、家庭属性、团队属性、社会属性,可以帮助青少年提升社会适应性。
被边缘化的孩子在社会和学校缺存在感,解决思路是,降低青少年的个体属性,削弱群体属性的影响,创造存在感。
笔者将这些观点与实践总结成书,共六个章节。从探寻社会低欲望的现状,到揭秘低欲望之源起,再到系统的解决方案:赋能篇、学业篇、立志篇、归真篇,目的是帮助大家从根本上认清和解决青少年低欲望问题。
此书能帮助大家真正科学地了解青少年,进而对他们施加积极影响。对于家长、教师、青少年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从事青少年相关工作的人来说,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解决青少年成长中实际问题方法的必备用书。
笔者精心整理的低欲综合征问卷调查表,可供读者们作为判断依据参考,详见附录。
03 弥散性的低欲望综合征
后疫情时代——
不少年轻人不再热衷赚钱了,工作也没激情了,觉得干什么都没有奔头。
不少老人不再热衷锻炼了,以前小区、公园、广场......到处都是广场舞大妈,如今已经销声匿迹了。
病毒改变生活,病毒颠覆认知,病毒改变了大家对生命的看法。
现在00后的这一代孩子是真正的冠一代,其主要特点:长期上网课缺少同伴和体育户外活动、首批被用来观察新冠疫情是否有长期后遗症的病一代和药一代、会产生并伴随一生的关于新冠疫情的集体记忆。
感觉是因为前疫情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所以在后疫情时代,老天爷给刹了一下车!
面对未来,人们无法预期,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很多人精力不足,没有心劲了。宿命论者慢慢变多了。
“不用三五年,而是活一天是一天,如果每个人能看到第二天的阳光那都是靠自己的运气了...”
“之前我老发愁儿子不结婚,经过疫情后,我看开了,生死昼夜之事也,我现在不愁了,只要他健康的开心的活着就好...”
“病毒一波波来,反反复复,扛不住,也许扛三次就挂了。”
“活一天赚一天。”
“有同感!干啥啥没劲!走哪走不动!感觉活着没劲儿了!!!”
就像是一种弥散性的低欲望综合征。
对于未来如何防范和转变这样的心态,会成为一个人人都要面对的更重要的人生命题。
心态恢复,需要调整,世界在变化,各行各业都充满着变数,更多的人都需要重新树立信心,重新树立对未来的期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未知的变化。
这是关于低欲综合征系列的第一本书,随后,我们还将出版关于解决低欲综合征的方案
《回到学校——儿童低欲综合症心理训练实操》一书。
小明语录
对一个孩子而言,最糟糕的不是父母对他严厉要求,而是父母对他的忽视和漠视,并且禁止孩子来说话,这就等于禁止了孩子把力比多投注向父母。
- 上一篇: 2022年淘宝双十一满300减多少
- 下一篇: 双11买东西真的划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