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万亿本地生活市场
互联网是个圈。以前我们总爱说买东西要找对平台,不同领域都有专业的平台,然而互联网发展到现在,过去的边界感已经已经越来越模糊,在整体市场增长空间有限、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今天所有互联网企业都在疯狂进攻对方阵地。
“没有边界”这是对现在互联网的一个总结。正如过去大家常常说马云有野心,也贪心,什么都想做,总想着颠覆和创新。这不仅让人联想到另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美团,他的野心比起马云来说,只增不减,业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美团没有边界,王兴没有朋友。”团购、外卖、酒旅、出行,几乎“半个互联网圈,都是王兴的敌人”。
曾经有记者采访王兴:“美团是否树敌太多?”对方当时回答: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所谓边界,是指相互的竞争;核心,是指满足用户的需求。只要时刻关注满足用户的需求,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自返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多么霸气的言语!
如今,随着这种边界感消失,所有生意都有了重新被发掘的可能。大家往前看的同时也在往后看,尤其是互联网规模增速逐年放缓,人口红利逐步见顶,各大主流电商线上获客成本逐年攀高,很多品牌都期望获得更多增长,培养更多的忠诚客群。
近日,有网友发现微信“发现-小程序”页面中新增一项名为“门店快送”的新项目,开放类目包括美食、茶饮、生鲜和百货等。难道微信也要下场做外卖?
2月15日,腾讯官方回应称,“门店快送”服务旨在帮助消费者发现附近提供快送服务的优质小程序,具体服务和配送履约均由商家小程序来承接完成。
据小程序“门店快送”常见问题页面显示,“门店快送”内的商家都是有线下门店或者仓储点,并且由微信审核地理位置等经营信息,通过后才入驻的商家。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不久前抖音宣布上线外卖服务,他们也说自己不算是做外卖,而是做到家业务,核心是“围绕本地生活中的餐饮商户去拓展店外销售能力。”
抖音的到家业务分两种,第一种是与饿了么的合作。消费者在抖音上浏览短视频或直播时,如果对商家的商品产生兴趣,可以点击跳转到 “ 饿了么抖音小程序 ”,进行下单支付。商家接单后,利用饿了么的配送体系,将商品送达至用户手中。
第二种形式叫 “ 团购配送 ”,具体服务是 “ 团购套餐配送 ”,这样的商家无法像外卖一样自由点菜,而是只能从仅有的店铺套餐中选择某一套餐。这些店铺的配送能力是由诸如达达、顺丰同城等三方提供,并且配送也不像常规外卖一样是即时配送。
在商家的挑选上,入驻抖音外卖的商家需要有齐全的资质证明,目前抖音外卖可以送全城,商家可以自主选择配送范围,最高可达到15公里。与此同时,抖音在履约服务费机制上,抖音的履约服务费分为起步价+里程加价+时段加价+其他加价。
产品设计上,与美团、饿了么最大的不同是,抖音外卖大部分是套餐,目前用户无法自主点餐。换句话说,目前抖音的外卖服务,更像是将此前的团购套餐,从到店核销的方式转变为送货上门。无论量还是价格,都不适合多数人满足日常早午晚饭的需求,时间配送上和两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不同于美团和饿了么的即时需求,大多数人用抖音还是以兴趣为主,比如你不一定会在吃饭的时候去抖音点外卖。但吃饭的时候,大多数人会刷手机,刷抖音,只要你看就会被吸引,只要被吸引就会有需求。想想当你刷视频的时候,突然刷到一条餐厅的内容,被里面的食物打动了,刚好这个时候他们也有外送套餐,是不是就可以下一单尝尝鲜?
而且抖音的外卖还支持先囤后送,以及随时取消,降低了用户的决策成本。我现在出门只要是两个人以上的餐,都会先去抖音看看有没有什么优惠。
其次,短视频平台的探店系列一直深受粉丝们的喜欢。尤其是疫情结束后,大家旅游的热情更高了,每去一个地方必少不了尝一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抖音自身种草属性可以帮助商家很好的推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抖音平台与探店有关的话题曝光量已超2000亿。作为短视频领域的巨头,抖音拥有绝对的流量优势,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被动种草和潜在的消费动机也比美团的实现机会大。
最后一点,抖音的粉丝年龄比起美团和饿了么来说上下限度更广。大多数中老人群体对于外卖都是比较抗拒的,很多人没接触美团,也不会用饿了么,但他们刷抖音。至少我身边上了年龄的长辈,没有一个不看短视频的。只要他们能够接受在抖音上购物,就更容易接受在抖音上下单团购。这对于门店和品牌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增长。
2023年抖音本地生活业务的目标为1,500亿,这一目标约为上一年GMV的两倍。抖音正在攻入美团的腹地。
至于微信所谓的“门店快送”又是另一种商业逻辑。
中国外卖行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跑出很多大型连锁外卖品牌,这些品牌一定不会甘心为他人做嫁衣。
根据微信的官方数据,2022 年,餐饮商家通过小程序开展自营外卖的趋势愈发明显,全国连锁 Top 100 的餐饮商户中,目前已有近六成的品牌商家开通了小程序外卖。只要用户点击商家后,就将直接跳转到品牌小程序,后续点单、支付、配送程序,用户均在商家小程序内独立完成。而小程序的配送多半由商家自行选择服务团队。
看似好像没有直接选择美团和饿了么来得方便直接,需要品牌自身不断运营和建设。可大家还是选择这么做。
为什么?
第一个原因是,把用户引导到自己的小程序上变为私域流量,更方便引导用户复购,并且发券及其他营销活动也可以通过微信这个媒介产生更好的裂变,比如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百果园的宠粉日,以及会员折扣日等;第二个原因,把用户放到自己的小程序上,可以更好地自行掌握并分析用户的消费数据,分析来的数据可以帮助产品研发和门店建设。
从我个人使用来说,只要是连锁品牌的产品,我早就习惯了在微信上点单,现在很多品牌都在推广自己的企业微信,发展自己的客户群,群里面会不定时推出活动券,比如买一赠一,第二杯半价,或者两杯折扣劵等等,算下来要比在美团和饿了么上点划算,而且很多品牌都有自己的会员系统,只有在他们自己的小程序里才能积分和使用会员储值卡。
现在开放了门店快送,配送上只会更方便。可以预计,未来“门店快送”会加入到“小程序+会员体系+订阅号+会员群聊+视频号”的公私域链条之中。
而超级流量下的公私域联动,是微信“外卖”的优势点,它只管提供场地,剩下的运营都交给商家,赋予了餐饮企业更多自主选择权,这也符合微信“工具箱” 的定位。
至于这两家企业,未来有没有可能直接下场做外卖?
我觉得,没必要。现在又不是之前外卖混战,千人千团的壮烈时期,用户的习惯早已养成,对他们来说只要服务好,配送快,有红包可以拿,使用哪个平台都可以。
即便强如饿了么,现在依然在盈亏边缘苦苦挣扎,送外卖一直都是辛苦活。这些年,虽然百度、滴滴也曾加入,并疯狂投入资金补贴,但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光是每年要消耗几百亿来养几百万骑手,对于哪一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而高额的佣金比例,让外卖业务成为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因此避免和美团正面冲突,发展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才是上策。
至于后面还会不会有巨头加入,不好说,像之前京东也说要做外卖,百度也有可能卷土重来。还有快手、小红书等平台,本地生活服务都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否则巨头们也不会争先恐后的跑向这里。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至35.3万亿元。
在抖音不断进攻的同时,美团和饿了么也在不断升级。比如,近日,美团推出了“美团圈圈探店”微信小程序,目的是将探店达人们吸纳到自己平台上,此外美团还选择通过短视频丰富本地生活的服务模式。
近一年,美团还在扩充外卖业务的护城河,将外卖打造为更具潜力的即时零售。依托实体门店和电商平台,将餐饮外卖扩充至药品、休闲零食、生鲜水果等商品,提供全面便捷的外卖到家服务。预计到2025年,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会超过1万亿元。
饿了么自从推出免单活动尝到了“甜头”以后,近日宣布将在平台免单活动中设立“新店免单专场”。
针对2023年新上线商家,饿了么即日起将每天送出专项免单名额,相关免单金额全部由饿了么承担。相较“猜答案免单”而言,新店专场免单的具体时间平台提前公布,消费者可直接在活动专区内下单。这对相关商户的引流效果或更为直接。
这次新店免单活动主要面对2023年在饿了么平台新开店的餐饮商家,首批专项活动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数十个城市上线,并尽快拓展至全国。
总的来说,短时间内,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护城河仍然十分坚固,饿了么增长势头更是难以阻挡。
抖音和微信的入局,是一种试探,也是必然选择。没有边界则预示着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也要进一步提升,企业社会价值越大,回报也越大,责任越大,对于消费者和商家来说,2023年注定又是充满活力的一年,新的竞争和新的序幕已经拉开。
精彩回顾
几亿人在快手追“剧”携程飞猪发布春节出游数据,国内出游超3亿人次停更500多天后李子柒回归,淘宝直播:“欢迎。终于盈利,盒马再定下一个“十年之约”豪掷31亿,刘强东高调归来 ,京东的变与不变抖音超市上线,抖音电商版图愈发完整
- 上一篇: 还在纠结要不要做社群?以下3点是社群非做不可的原因!
- 下一篇: 2022杭州数字消费券怎么领取在哪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