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比较大,我仅站在自己思路表达想法,有不合适的对方,请勿对号入座,也欢迎多交流。
我经常和圈子几位好朋友聊B2B的市场推广,大家都是中层领导级别,我发现普遍B2B公司的市场部大都是5人左右的小团队,很少有几十号人的大团队。这就决定了市场部做工作,必须要有重点,抓核心,那么市场部该做点啥?有哪些岗位人员是必备品?预算该如何分配?
我把市场部要干的活儿分为4类:
1、花钱大头儿:线下活动
B2B企业售卖的产品大都是高客单价产品,如在百万元级;需要接触的客群属于多部门决策,非一人可以拍板。以软件产品为例,需要接触业务部门(有话语权的需求方)、科技部门(直接部署使用的部门)、合规部、采购部、甚至一些办公室等部门。所以对B2B公司来说,找对部门,找对人是至关重要的事儿,也是市场部帮助销售获取线索的最重要一关。
线下活动的好处是可以直接面对面交流,摸清客户的底,是否有决策权,有哪些关键决策者,采购需求度有多大,以及预算有多少?对于招投标的,还可以了解到什么时候发标?标书规则怎么定等。
缺点就是花费高,占到部门总预算的约70%左右,真正的花钱大头。这就决定了找会一定要有找好会,找精准会,让钱花在刀刃上。
线下活动有多种形式,主要分为自办(主办/承办),和赞助(付费)两种。先说赞助的,除掉博览会、展销会这类大型的外(如软件博览会、乌镇互联网大会等,这类更多是品牌露出意义大一些),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下面这些类型:(以下会议名字不用太纠结,叫这个的居多,具体分析会议特征即可)
峰会:人数一般在300人以上,规模较大;B2B企业赞助形式有发言、展台、圆桌、奖项以及各种组合体;这类会议参会客群属于大领域内泛泛人群;会议主题一般也是以行业大主题为主;主办方大多为行业内的媒体或行业内做平台性质的机构。这类会议混进去的销售也较多,每年参与不用多,1场就够了,品牌露出功能大于获客线索。
论坛/研讨会:会议规模一般在100-300人内;会议主题多为该行业内某一细分领域主题;参与客群相对较精准,一般均为行业内细分行业的参与客群;这类会议主办方大多为垂直领域深耕多年的内容类平台转型,如杂志社转型、垂直行业网站转型等。由于这类会方在行业内有一定的资源积累,这类会议属于优先要考虑的会议,如果参与的客群是要见的机构或企业或公司,部门对口,那么这类属于线索获客功能与品牌露出兼具,请积极赞助。
区域小型会议/沙龙:会议规模在20-80人不等,大多按照区域来做小型邀请,也可以按照客群类型来做邀请,总之是有一定的标签特征人员的小型会议。这类会议大多会和单一企业合作,有会议方做邀请,企业方或联合几家企业方共同做商业分享。主办方要么是某区域内较为深耕的资源,要么是平台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力。做这类会议的目的主要就是接触到要见的人,人少么,可以深度的沟通交流,氛围较好,可以多讲干货,做一些深度的互动。这类属于线索价值大于品牌露出价值,请大力赞助。当然,还要评估参会客群的层级,如果层级级别较低,那么不用花大力气参与,偶尔参与几场即可。
说了赞助外,再说自办就好理解了。自办要么自身行业细分行业大会,可以是自己业务同事邀请,也可以是借助某个有影响力的邀请机构帮助邀请,还可以是自己已经加入的协会,让协会帮忙邀请,或者把自己的自办会和某个大型会议相互结合。自办大会由于自己起到主导作用,议程、主题以及想要邀请的客群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能办起来的话,相对来说,花费最小,效果最好。这类会议建立在企业已经有一定的客户资源积累,业务同事邀请能力还比较给力的情况下。在议程设置上,也需要企业出面邀请一些行业有影响力的嘉宾展台,或自己的客户(影响力较大的)现身或行业分享,才更有号召力。这类会议,建议一年做2次,上半年开年一场,下半年收尾前一场,各种细节做足,效果好,客户还是非常愿意参与的。
自办也可以采用小型沙龙的性质,由会议方帮忙邀请,或者指定客群名单,让有邀请能力的会议公司来邀请,这类就是精准会议了,针对行业热门主题,可以做潜在客户的沙龙,也可以针对已经合作的客户,做售后或运营方面的沙龙,加深与客户的互动关系。
除了以上会议形式,还有授课培训等线下活动。这类活动比较小众,在一些公开会议平台大多找不到会议信息,这类属于行内人在参与的活动。大多你自身所在行业,都有主管或监管或偏重政府性质的主管机构,这类机构大都会定期举办一些主题培训,这些主题一般是政策类的解读、宣讲,为主。不像前面的赞助分享,大多时长在30分钟左右,这类大多都是2小时起步。在议题设置上,除了监管层面、主管机构、政府层面外,也会增加1-2个商业公司方案的话题。由于这类活动面向的客群比较专业,非商业公司赞助盈利为目的(请注意这句话,他不是挣商业公司的钱,所以商业公司一定要分享实打实的干货),这类请大力参与吧。
说了这么多,占到70%的预算是不亏的吧,还有很多细节,比如你说的这些垂直领域的优质会议方怎么找?如何评估一场会议是优质会议?待我们再后面展开。
2、获客来源主力军:线上推广
线下活动虽然我们见到了人,由于活动上人数众多,不一定每个人都接触到位,大多是知道了这家公司,也可能是现在没有该细分品类的采购需求,等到真有需求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线上搜索的方式来找到你。
线上推广的形式,我主要分为网络推广(百度推广/搜狗/头条等)、软文推广、榜单/报告、社群推广4大类。与线下推广不同,线下推广需要找到优质的资源,再多方面磨合评估。而线上推广的特点是事情不复杂,但需要找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人的要求比较高。
网络推广投入度不大,属于可控范围内,然后就找一个专业的做推广的人吧,交给这个人放心的去发挥。目前我们线索量通过网络搜索进来的在几百条/年,投入在10-15万内。
软文推广,这个人一定要喜欢写东西,喜欢钻研本行业的知识,会写东西和能写出来行业的东西是非常不同的。当然这也是B2B行业缺乏专业型文案人员的原因。会写的写不专业,专业的人不愿意写。为了标准化作业,我建议可以把经常要写的文章类型进行一定的划分,比如企业合作案例分享型、企业获得荣誉型、行业观点分享型、行业政策解读型等,方便文案人员来创作,也慢慢变得专业起来。
写好了,一定要传播出去,才能让文章发挥功效,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时候主要渠道一般就是公司自媒体矩阵类、外部媒体类、合作渠道类。当然也要靠大家的大力转发啊,请大力转发,尤其是总裁带头转发,哈哈。这类只有外部的才会涉及到投入,内部的大都是自己员工做掉,外部的投入视投放渠道不同,价格不同,为了外部搜索能搜到的建议发布几个主要的门户渠道+垂直渠道即可,花钱量不大。当然想要一些专业媒体渠道做推广的,可能会有一些捆绑行的合作投入,这个就另说了。
3、榜单和报告/白皮书:
对于垂直圈子来说,B2B是一个非常聚焦的圈子,虽说榜单和报告这类,属于大家也嘻嘻哈哈知道没有那么透明公正,但适当的一些圈子里大家还算认可的榜单还是需要参与一下的。之所以把报告也放在一起作为标题,是因为所谓的白皮书、报告,其实都是一回事,都可以和一些咨询公司或行业类平台/媒体定制化来做。
对于榜单,初期创业才出来的公司,个人觉得榜单还是需要多多参与,大部分榜单都是免费申报的,虽然说后面目的不纯,可能会捆绑在某种会议或内容等方面,但至少通过榜单的填写,你可以更清晰的整理公司的案例,梳理出效果等,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传播出去你的案例。成熟型的公司,就不需要什么案例都申报,选择性的找出行业内实力强、口碑稍微好的垂直领域平台、知名咨询类平台进行参与即可。
报告和白皮书一样的道理,不在多,在精。精心挑选一些行业内权威、品质口碑好的进行选择性投入做,出来是精品就可以了。如果在这个圈子混,还不知道哪些是权威和品质好,那么请面壁思过一会,然后找出行业大佬,看看他经常对外吹什么荣誉就知道了。或者看看你的客户在招标书中,哪些荣誉是提到的,或看重的就知道了。
4、社群
大家都在讲私域流量,都想好好利用起来私域,但还真没有哪家做的非常好的。但并不是说社群就没有价值,或往跑偏的方向走了,比如早晚问候,外加综合新闻那种,其实没有任何意义。毕竟大家是因为商业行为而聚集在一起的一个私域领地,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聚焦在这个行业就好了,平时一些有价值的行业信息可以分享,交流,沟通。
做市场的小伙伴可能也有感触,转转公司的信息吧,没人看,没人发言。于是这个群就慢慢遗忘了,其实从我这几年的推广来看,虽然发在群里的信息大家发言的少,但信息还是会看看的,当然我也是选择性的转发进去。有的很多获客咨询就是因为我转发的文章,就主动加我,并产生线索交流的。所以坚持下去,并维护好社群,不用担心没人发言,商业场合本就没有那么活跃的必要。只要在合适的时间,让客户刚好可以知道你们在持续的努力,并有一定成绩出来就好了。在合适的时机,客户采购的时候能想到你,可能就是因为你的某篇转发文章。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社群怎么来?很简单,平时一些线下活动,讲师讲完片子后面坠个二维码不就有了第一个积累了,后面会越来越多,但不建议大家什么活动都办群,建议一些精准的,行业的优质活动才办群,办群还有定期清理一些无价值的、会虫等无效客户。水至清则无鱼,留着一些行业内的友好厂商还是可以的。
5、联盟/协会
在圈子内混,怎么能不加入一些联盟或协会呢。话说擒贼先擒王,这话用在这里同样适用,找到这个行业里官网的、接近官网的(比如官网直属下属单位)、有一定行业资源积累的,这类协会还是非常有必要加入的,可以投入“理事”级别的投入来做。
一般的行业协会,选择性加入几个会员单位即可。免费型的加不加入都可以,其实免费的大多价值也不大,当你的会员单位到了一定地步,协会自然会收会员,并做有价值的一些活动。另外,联盟和协会这块,也需要定期评估,优胜劣汰。以年为单位,每年都要定期清理意义不大的,并加入一些评估为有价值的协会。
联盟和协会怎么利用起来呢?好的联盟和协会,不仅会定期举办一些高质量的会员活动,还会有一些年底、年初的大会,这类活动就是科技企业好好用起来的价值,比如做一些观点分享、和某些重要会员单位进行某项协会活动,增进与目标客户交流的机会。
一些联盟或协会的会员活动,是可以承办的,也可以主题性定制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这个联盟或协会如果有价值,那么请与联盟加大交流,必要的时候成为最高级别的单位会员,然后定制一些活动,与目标客户多一些频次的交流。
预算投入,不需要太多,有价值的承办会议或自办的费用,另外计算到线下活动中,所以这块仅仅是会费支出所在的比重,个人认为控制在15%以内就可以了,毕竟会定期清理一些的。
6、基础资料/物料
这块比较简单,属于每家必备品。纸质宣传册(线下活动、线下交流必备)、电子版册子(线上交流发送,非面对面初步了解)、案例库(定期整理公司案例,效果,他的用途非常大)、易拉宝、官网等。
这个相信大家都非常懂了,我就不多说了,就说简单几点吧。第一,就是一定要通俗易懂,不要晦涩,不要产品来写,要产品来写,市场化语言来翻译;第二,不要自卖自夸,要站在客户角度,用客户常用的语言来描述,而不是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内部语言来写,要用行业语言。第三,要定期更新、合并、新增、优化、调优,不是册子出来,官网做好就不用管了,要不断或定期去对一些陈旧的信息进行更新,新增的内容进行添加,不美观的地方也要定期优化,甚至可以用一本册子解释清楚的,就不要用两本或三本,干嘛那么多宣传资料呢?这里特指纸质的,线上电子版本的可以非常细化,详细,因为是点对点发送客户,最好还是需要讲到具体点上。而线下活动,可以册子结合本人与客户的交流来实现,不需要那么细化。
这块支出一般控制在10%左右,这个还要结合是否当年会做视频宣传片等,综合下来在这个比例差不多了。
以上是我在市场工作的这几年积累的一些分享,欢迎大家和我交流。
这两年疫情,有一天销售和我说,最近活动少了很多,也为公司节约了好多支出吧。老板是不是觉得,你看没有市场活动,我们不是活的很好。言外之意就是,不需要市场部,公司也可以活的很好。
是么,你们觉得是吗?市场部在企业初创阶段、开拓阶段、上升阶段、成熟阶段、甚至下滑阶段,你觉得他分别扮演者什么角色?工作性质应该有哪些不同?这个话题后面我也会思考后分享。